微信掃描二維碼,點擊右上角 ··· 按鈕
轉發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顯微成像·洞察微觀之美
Microscopic imaging, insight into the beauty of micro
病理診斷“盲區”被照亮!明美大體成像儀:為大體標本裝上“數字火眼”!
發布時間:2025-06-18
訪問量:58
在通往精準診斷的道路上,病理檢查被譽為“金標準”,而大體標本檢查,是做出精準病理報告的關鍵步驟。遺憾的是,不管從哪方面來說,大體檢查都是組織病理中的“灰姑娘”,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比如文獻中對病理大體檢查的論述要遠遠少于鏡下特征以及輔助檢查信息。
據相關數據統計,國內頂級三甲醫院病理科每日需嚴謹處理超過50例臨床標本,工作負荷巨大。然而,一項發表于2023年《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的研究揭示,不規范的大體標本攝影流程不僅占據了病理醫師近30%的寶貴工作時間,更令人警醒的是,其導致的影像記錄缺陷,已成為約10%病理診斷爭議案件的核心誘因。
大體檢查:被低估的“疾病偵察兵”
1. 精準診斷的基石
大體檢查是外科標本評估的基礎。如果在大體檢查中遺漏異常(如腫瘤內具有預后不良意義的某個區域)且未取材,即使最有經驗的病理醫師也可能無法在鏡下發現。例如,腎細胞癌中預示不良預后的肉瘤樣改變,其獨特的“實性、肉質樣灰白”外觀,正是大體檢查的關鍵線索。同時,準確分期也依賴于此:區分腎癌是直接侵犯腎上腺(pT4)還是孤立性腎上腺轉移(pM1),顯微鏡下可能難以決斷,但仔細的大體檢查能提供關鍵依據。
2. 不可逆的時間窗
病理報告發出后,標本僅短暫留存。一旦超出時限或被當作醫療廢物處理,錯失的大體信息將永久無法追溯。即使標本仍在,因解剖標記已被破壞(如乳腺切除中腫瘤象限的精確定位),可能也難以補救大體檢查的欠缺。因此,“一次性把事情做對、做好”(Get It Right the First Time)的原則,原則尤其適用于標本大體檢查。
3.一圖勝千言
大體攝影能提供永久性證據,清晰展示局灶病變(如闌尾切除標本中漿膜面粘液、卵巢腫瘤包膜破裂),并輔助復雜標本的定位(如外陰切除標本)。
如果是經驗欠缺者取材,那么所有標本都做大體拍照是有幫助的。大體照片也可整合入最終的報告,以提供具有臨床意義的結果。
傳統大體標本記錄的“切膚之痛”
大體標本拍照是留存證據、展示異常(如闌尾黏液、卵巢破潰)、輔助定位(如復雜外陰標本)的關鍵,同時也可以為臨床醫生與患者溝通病理結果時提供直觀的影像,促進醫患溝通。然而,實際操作中病理醫生常面臨:
l“臟手難題”:佩戴手套后操作相機,對焦、變倍、按鍵等動作笨拙不堪,效率低下且易污染設備;
l效率瓶頸突出:手動拍攝流程繁瑣耗時,延誤本已緊張的流程;
l標準不一:燈光、標尺、角度難以保證一致性,影像記錄的可比性和參考價值大打折扣;
l影像質量堪憂:相機像素不足、圖像清晰度不夠,難以清晰展現組織的微細結構、顏色層次和病變邊界,嚴重影響后續診斷復核、教學科研及遠程會診的價值。
精準成像,解放雙手,為大體標本裝上“數字火眼”!
技術賦能臨床,讓精準診斷始于“大體”,明美大體成像儀ME50-Z助力“一圖勝千言”:2400萬高像素、標準化影像成為病理報告的強大支撐,讓大體檢查“可視化”、“可追溯”。守護“一次性做對做好”:高效拍攝不拖沓,確保在有限時間內完整記錄關鍵信息。
l高兼容性系統,平滑接入
可快捷接入醫院PACS/LIS/HIS等多種信息系統
l高清高質,成像優良
36*24mm全畫幅芯片,2400萬高像素拍攝,可助您拍攝出高質量成像,同時具備消除樣品反光的功能,讓成像質量更上一層
l配件靈活,適配不同實驗室環境
可選擇萬用支架,也可選擇使用科室原配有的支架或取材臺
l環形無影燈
可選擇環形無影燈,拍攝時樣品無陰影干擾,高質量成像效果
l便捷腳踏開關
腳踏開關控制圖像放縮與拍攝,無接觸快捷方便
不止于病理:明美ME50-Z的多維應用場景
憑借卓越的成像性能(高像素、大景深)與便捷操作體驗,明美大體成像儀ME50-Z自推出以來,不僅在醫院病理診斷及教學方面得到廣泛應用,還在多個研究等領域大顯身手。
生物宏觀研究:作為高清體視顯微鏡的卓越替代方案,尤其擅長拍攝不便制樣的大型生物樣本(如水中浮游生物、動植物器官),在清晰度與景深要求苛刻的場景下優勢顯著。
法醫物證與司法鑒定:在纖維、微量物證等物證精細記錄分析領域表現出色;
此外,明美大體成像儀ME50-Z,還可應用于農業觀察、地質樣本分析、法醫物證、古玩鑒定、防偽檢測和工業維修方面等多元領域。
歡迎致電,進行產品咨詢/產品預約試用!
我們的專業工程師將為您提供詳細解答,并可預約上門演示體驗!
您也可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廣州明美光電客服”企業微信,獲取產品介紹資料!
【參考文獻】Varma M, Collins LC, Chetty R, et al. Ma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pathology specimens: a critical reappraisal. J Clin Pathol.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2, 2023.doi:10.1136/jcp-2023-20904
微信掃描二維碼,點擊右上角 ··· 按鈕
轉發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